7日上午,天气晴好,福厦客运专线(高铁)项目永和段,一架小型航拍无人机在草地上挥舞着旋翼,在操作员的指挥下,带着任务,迅速腾空上天“巡逻”查违建。据悉,这是晋江首次启用无人机抓拍,执行违建防控工作,保证拆违执法有据可依、有史可查。
这个“小家伙”首次亮相表现如何呢?让我们一起看看火眼金睛的“管家婆”是如何完成任务的。
执法3小时拍遍永和段盲区无处遁形
福厦客运专线(高铁)项目晋江段即将开工建设,晋江段全长约26.29公里,计划在永和镇设晋江南站,其间做好其建设的用地管理工作意义重大。晋江段途经东石、永和、罗山等街镇,属晋江工业集中区,人口密集,用地监管任务繁重,有效、到位的监管项目用地显得十分关键。
“必须采用现代技术手段,加强用地监管,提高供地质量和及时性,防止抢建抢种,同时也防止在工程建设中出现非法用地现象。”为此,晋江市国土资源局引进外援,聘请外形“迷你”、功能强大的无人机来“站岗放哨”。
一台无人机搭配一个遥控、一部手机,三小时左右的时间,便可完成永和段的航拍任务。只见操作员手持遥控杆,对无人机设定航拍路线,无人机便开始飞行,遇到电线杆等障碍物也可轻松避过。无人机飞过的地方图像也同步传导到手机上,执法人员通过手机屏幕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该路段的建筑。“这个地方没看清再重飞一遍;这个地方再飞低些,要仔细看看有没有被动过手脚……”工作过程中,国土局工作人员不时“要求”无人机重复高难度飞行,让盲区现真形。
这台无人机能飞约150米高,辐射宽度达到100米以上,一块电池大概能用半小时,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。这意味着福厦客运专线(高铁)项目晋江段26.29公里的区域大约一周的时间就能完成航拍和后期数据处理、比对,与纯人工相机的传统执法相比,无人机一周的工作量相当于四个人四台摄影机一个月的工作量。
“在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特别是在小范围、道路阻断、能见度差的情况下,无人机能充分发挥全自动无人飞行、低空作业的高技术优势。”无人机操作员介绍,无人机具有体积小、成本低、操作简便、起降快速灵活、能云下摄影、影像分辨率高、获取影像快捷等特点,满足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域较小、分布零散、动态监测的需求。
效率彩色“体检”报告实时存证
福厦客运专线(高铁)项目晋江段呈带状分布,最宽处不足150米,许多死角难以巡查到位。这对无人机是个挑战,对有关部门也是一个全新挑战。晋江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,目前陆续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布设高清视频监控点、执法车辆配备便携式高清视音频终端。此次更是采用无人机搭载航拍器材,并实时接入监管系统,实现对监控盲区监管和深度监管。
传统执法在楼栋较为密集或是对于有夹层的房屋而言,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而收效却甚微。有时候怀疑有违建情况,但主人故意不开门或是给房屋做“旧”,执法人员现场查证难,利用无人机航拍取证则一目了然,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。因为,与传统航空摄影手段相比,无人机航空摄影最大的特点是飞得低、飞得慢、精度高、灵活方便;而卫星遥感和常规航摄技术由于周期长、费用高,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应急测绘、小面积高分辨率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。
凭实据说话才有威信也才能服众,这时候,无人机工作中实时获取的彩色“体检”报告就派上用场了。无人机拍摄的影像通过与早前的卫星影像数据比对分析,或与上一次航拍影像叠加对比,便可以轻松发现疑似违法用地,从而实现对土地动态监测和新增违法用地行为的实施监督检查,及时掌握土地变化实态。
晋江市国土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人分析,利用无人机不定期对一些重点区域进行多次拍摄,将拍摄的高清图像完好地保存入档,经过图像比对,将发现的违建建筑列出清单,及时拆除,真正形成了“两违”地面常规巡查与空中监控巡查相结合的格局,有效地解决了查违力量不足和一些违建取证难的问题,既节约了人力,也提升了“两违”巡查管控的实效,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活动中的事前监察、及时制止、事后查处土地利用违法行为。
转载网络:侵删